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精神
信息来源:
发布时间:2025-10-11 08:33
浏览 次
在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之际,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全体师生回信,既是对天津大学130年办学成就的充分肯定,更是对新时代新征程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指引。这封回信蕴含着总书记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、对广大师生的深切关怀,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。
一、聚焦国家战略,把握时代方位
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,要“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”,这一要求深刻揭示了高等教育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。天津大学前身为北洋大学,始建于1895年,是我国第一所现代大学。自诞生之日起,学校就将“兴学强国”的家国情怀融入血脉基因。这种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办学传统,正是当代高校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历史根基和时代使命。将学校发展融入国家征程,是高等教育彰显价值的根本途径。回信精神激励广大师生胸怀“国之大者”,在服务国家大局中实现自身价值。
二、深化教育改革,夯实育人根基
回信强调,要“深化教学科研改革,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,提高人才培养质量”。这一要求构建了从改革到创新、从科研到育人的完整链条,指明了提升高校办学水平的关键路径。教学改革是基础,科研创新是引擎,人才质量是核心。改革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,创新是人才辈出的不竭源泉。广大教育工作者深感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,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”。必须坚持立德树人,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,培养具有家国情怀、全球视野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卓越人才,方能不负总书记的殷切期望。
三、强化基础研究,实现自立自强
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“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”,精准把握了科技创新的内在规律和时代要求。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,是解决关键核心技术“卡脖子”问题的根本出路。加强基础研究,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。这要求广大科研人员秉承“踏实真诚,坚韧担当”的科研精神,聚焦国家紧迫需求奋力攻关。回信精神正激励着教育科技工作者瞄准世界科技前沿,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,把科技成果应用于国家最需要的地方,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。
四、服务发展大局,贡献强国伟业
回信最终落脚于“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,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”。这表明,高等教育的价值最终要通过服务社会、贡献国家来彰显。教育兴则国家兴,教育强则国家强。服务社会是高校的职责所系,贡献国家是教育的价值所在。要促进教育链、人才链与产业链、创新链有机融合,一体化推进人才培养、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。通过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,打破高校与社会的壁垒,让创新资源与现实需求有效对接,将智力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,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。
五、砥砺奋进新征程,建功立业新时代
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既是殷切期望,也是行动号角。全国高校和广大师生当深刻领会回信精神,将其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,在建设教育强国的征程中展现新担当、实现新作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