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央巡视组全部进驻!系统整治工程建设、招投标、医药等领域!
信息来源:
发布时间:2025-09-19 08:54
浏览 次
中央巡视组全部进驻,从今年7月起,对北京、天津、辽宁、黑龙江、上海、江苏、福建、山东、广东、广西、重庆、贵州、西藏、陕西、青海、新疆等16个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开展常规巡视,并会同有关省委巡视机构对沈阳、大连、哈尔滨、南京、厦门、济南、青岛、广州、深圳、西安等10个副省级城市开展联动巡视。巡视组受理信访时间截至2025年9月23日。
“医药” 领域反腐被列为重点。此前,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已多次聚焦医药反腐,明确将医药归为权力集中、资金密集、资源富集领域,并进行系统整治。医药反腐深入推进,监督重心直指掌握核心权力的 “关键少数”。在医院管理体系中,院长、党委书记等 “一把手” 作为运营决策核心,往往是监督的重点对象之一。
7月23日,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《加强对“一把手”和领导班子监督 强化制度建设 规范履职用权》一文,云南省水富市卫健局主要负责人称,其已及时优化调整市人民医院班子结构,督促各医疗机构先后修订完善高值耗材、医院药品采购管理等方面制度。
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布的多起案例中,已有多地医院原党委委员、院长等 “一把手” 因违纪违法被查处,印证了对关键岗位监督的紧迫性。
此外,监督手段的系统性和协同性迎来更高要求。
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《树立系统思维 提升办案质效》一文提出,深化“纪巡审”联动监督,紧盯工程建设、教育医疗、养老社保等重点领域,实现纪检监察监督与巡察监督、审计监督同步联动。
国家卫健委等14部委发布的《2025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》也提到,发挥穿透式审计监督优势,加强医药行业专项审计。打通从原材料采购、药品耗材生产、招标采购的监管通路,将监管重点向生产端覆盖。
目前来看,医院审计手段持续升级创新,大数据审计、绩效评价审计、事前审计及第三方审计等新型方式逐步普及应用。
2025下半年,随着《大型医院巡查工作方案(2023-2026年度)》的推进,审计将在医院运行管理、经济运行风险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,如推进运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,违法违规获取医保基金专项整治行动落实情况,医保飞行检查、审计等相关工作整改情况。